005磨刀不误砍柴工

按照李云龙的思路,也就是在老地方进行二次伏击。

该战术并非李云龙独创。

用李云龙的话说:“我还在772团那会儿,咱们老师长亲自指挥的七亘村伏击战,那叫一个精彩,同一个地方,两次伏击,还两次重创日军。

打的小鬼子那是嗷嗷乱叫。

这回还真是巧了,我看这情况非常适合进行二次伏击。”

李云龙说着,居然还询问了高远的意见:“高老弟,你怎么看?”

高远想了想,回答说:“兵不厌诈,咱们因为缺乏装备弹药,在小王沟伏击战中吃了亏。

日军多半会因此猖狂得意,再从此地行军,甚至是进行物资运输的可能性很大。

趁机再打一次伏击的话,成功的概率很高。”

李云龙话语间满是欣赏:“可以啊高老弟,我看你就是不做军火商,留在我新一团做个军事参谋,那也绰绰有余了。”

他当即拍板道:“同志们,那咱就说好了,就这么干!”

至于具体的时间,则是定在次日上午。

对应的参战人员选择和火力配置上。

李云龙的安排是,依旧按照老规矩,将装备弹药集中在一营,弥补部队的整体装备劣势,形成局部火力优势。

“另外,把高老弟送来的这100条步枪全部分配下去,这么好的枪不用来杀鬼子岂不是浪费了?”

多了这100条步枪,外加上整整8000发的充沛弹药。

李云龙明显是信心十足。

高远此时逐渐融入环境,对于这些即将奔赴战场,神色之中却看不到半点胆怯的革命先辈们深感佩服。

他提出自己的建议:“李团长,实话实说,我带来的这款步枪优点不少,但肯定也有不足的地方。

比如它的后坐力就不小,新兵的话恐怕很难掌握。”

这算是53式步骑枪的缺点之一,由于后坐力较大,开枪时就像是被人踹了一脚似的,还有一脚踹的俗称。

李云龙笑道:“这好说,那就从二营和三营再抽调人手,这次参战人员全部换上老兵。”

高远觉得这还不够:“即便是老兵,要是没有用过这款步枪,刚上手恐怕也不熟练。

李团长,我建议在明天参战之前,咱们参战人员先进行几轮实弹打靶训练。

把枪支熟悉起来再说,磨刀不误砍柴工嘛!”

一营长张大彪有些肉疼,“兄弟,你不知道,我们八路军缺乏弹药,尤其是像我们这样刚组建起来的新编团。

昨天短暂的一场伏击战,我们前前后后就消耗了1000多发子弹。

这每颗子弹都是用来消灭敌人的。哪能浪费在训练上?”

李云龙没有开口,但明显也是这个意思。

都说养兵千日,用兵一时。

而条件艰苦的八路军战士们,甚至没有经历过“养”这个阶段,就直接用了。

高远心酸的同时,话语很坚持:“还是训练一下好,请李团长,张营长放心,战士们训练所消耗的弹药我全包了。

下回一并送过来!”

财神爷都开口了。

那还有啥好说的?

李云龙笑着应了下来,实际上他何尝不知道在战前进行实弹训练的作用性,可实在是穷怕了,舍不得那些个子弹呐!

李云龙便下令,天黑前使用这款水连珠步枪——尽管高原解释这并非是莫辛纳甘步枪,但实在是长得太像,李云龙等人还是习惯这么称呼——的老兵,每人进行两发实弹训练。

而这八千发子弹,对于一场小规模伏击战而言,弹药是相当充沛的。

战士们自然是有条件在战前进行实弹射击训练的。

最后在高远的再三要求下,并保证训练消耗弹药肯定给报销。

李云龙这才给提升到每人五发实弹射击训练的标准。

话语间却还是心疼的直哆嗦:

“每人五发实弹训练,100支枪,这就得用掉整整500发子弹!

旅长要是知道咱这么训练,非得骂我败家不可!”

但效果是立竿见影的。

老兵们本来就作战经验丰富,老套筒,汉阳造,还有鬼子的38式,各类步枪都使过。

53式步骑枪刚上手时,前两发实弹还有点不习惯,由于后坐力太大,射击精准度远比不上平时水平。

但到了第三发,第四发,乃至第五发,便迅速适应下来。

禁不住地称赞这是好枪。

高远看的感慨,先辈们太不容易了,仅仅五发实弹训练,每一发都打的小心翼翼,无比珍惜。

可有太多的战士,别说是实战训练了,搞不好连枪都是头一回摸到,便上了战场。

这是何等的悲壮与无奈!

时间推移。

天色逐渐昏暗下来。

战士们在天黑前训练完毕,又简单地喝过粗粮粥晚饭之后,将兴奋压在心底,抓紧时间休息,为明日的恶战做准备。

晚上,高远留宿在团部。

李云龙让人腾了一间屋子,还专门交代给高远拿了一床厚点的被子。

年初,寒冬还没过,晋西北的夜晚温度骤降,冷的吓人,这一晚上可并不好挨。

白天就高远所见,大部分的战士都穿着单薄的破棉衣,衣服和裤子几乎到处打着补丁,一些漏缝的地方还能见到坨成一团的黑棉球。

鞋子也多是布鞋,就这还大多被指头顶出个破洞来。

这咋可能保暖了?

高远就想着这次回去之后,除了军火,说啥还得倒腾点物资过来帮帮先辈们。

怀着这些念头,也不知何时,他沉沉睡去。

……

另一边,时间回溯到一日前,小王沟。

日军松下小队按照上级的命令,在这一带进行试探性侦察,结果还真碰上了八路。

一场短暂的伏击战之后,松下少尉率领其小队从容撤走。

在向上级汇报时,松下得意洋洋地说道:“按照当地人的称呼,那地方叫小王沟,我们在那一带遭遇了八路的伏击。

八路的兵力规模不小,至少得有两三百人。

但是火力十分稀疏,压根儿没有重武器,火炮也是一门没有,就那几挺轻机枪,且明显缺乏弹药。

在不到十分钟的战斗中,我们轻松重创了八路,从容转进,小队仅仅阵亡四人,另外受伤五人。”

而松下小队之所以在小王沟一带进行试探性侦查,正是为了确保日军后续经过小王沟一带的运输路线的安全。

——日军近日从小王沟所属的大丰镇一带搜集了一批物资,正准备运往县城,作为物资库存,后续再往前线输送。

相关命令下达之后。

松下叫来小队副,还有手底下的几位分队长们,商议具体运输时间和路线。

队副说:“长官,小王沟一带明显有八路军活动,我们这次遭遇伏击就是最好的证明。

为了保障运输的安全,咱们还是避开那段路线吧!”

但立马有声音说:“区区几个土八路何足为惧?况且走小王沟明显是最近的路线,另选路的话还得绕远。

长官,我建议咱们就走小王沟这条路,八路刚刚在这里经历了惨败,怎么可能还在此处伏击?

要真是遇到,正好将他们一并收拾了!”

这话算是说到了松下的心坎上。

松下当即拍板道:“吆西,那就这样吧,我们走小王沟路!”

更多好书
首页